书名:陌生人效应
作者:马尔科姆·格拉德威尔
出版日期:2018
ISBN:
陌生人效应
张伯伦两次面见希特勒,都错误解读了后者的“意图”,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。 庞氏骗局一开始就为人所怀疑,但人们为何没有一查到底,而是付出了惨痛的“社交成本”呢? 面部的FACS 系统表明,肌肉并非总能按照内心的想法表达,所以只看“表情”你很难判断对方的“情绪”。 法官在判决的时候如何才能公正,是否应该尽可能少地了解与案件无关的“偏见信息”? 人的一生中,除了血缘和宗族关系,绝大部分“社交关系”都是与陌生人建立起来的。从进化角度而言,在与陌生人初次接触时,人们都会产生一种“天然感觉”——是放松还是谨慎,敌对还是友好。

作者按 IX

序 “下车!” XI

人们普遍认为,张伯伦与希特勒的谈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愚蠢的事情之一。张伯伦被希特勒迷惑了,在与希特勒的谈判中,他陷于被动,误读了希特勒的意图。

令人困惑的是,被欺骗了的人往往是那些你认为不会被他人欺骗的人,而那些看清了真相的人却恰恰是那些你认为会被他人欺骗的人。例如,温斯顿·丘吉尔一直深信希特勒是彻头彻尾的奸诈小人,丘吉尔称张伯伦造访希特勒是“有史以来最愚蠢的事情”,

但希特勒只是丘吉尔在纸质读物上读到过的一个人。

第1 章 专家漏洞|菲德尔·卡斯特罗的复仇 3

第2 章 洞察偏见|结识元首 13

我们会“默认真实”:我们常用的假设是,与我们打交道的人是诚实的。只有当事件明确地变得和我们最初的假设相反时,我们才会走出“默认真实”模式。

换句话说,我们不会像头脑清醒的科学家那样,在得出结论之前,慢慢地搜集证据来证明某件事的真伪。我们的步骤恰恰相反,我们从相信开始,只有当怀疑和疑虑上升到无法被解释的程度时,我们才停止相信。

第3 章 触发器|古巴女王 37

第4 章 社交成本|圣愚 71


阅读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