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
推荐序
自序
01 凯文·凯利:
未来来客
来自未来的挑战 / 006
技术最为强大 / 007
再过一代人,中国就会有真正的创新 / 009
人工智能不可能消灭人类 / 011
去中心化的力量依然强大 / 015
媒体的新商业模式 / 017
数字化将促进慈善发展 / 018
未来学家的未来 / 020
终极之问 / 021
对话手记 / 022
02皮埃罗·斯加鲁菲:
我不害怕人工智能,我怕它来得还不够快
中国需要“破坏性创新” / 030
传统媒体必须拥抱变革 / 032
“奇点”是个笑话 / 034
智能的生命比智能的机器更值得担忧 / 037
区块链颠覆世界 / 041
终极之问 / 043
对话手记 / 045
03 奈斯比特夫妇:
用世界听得懂的方式输出中国文化
中国模式极具竞争优势 / 052
多中心的世界,中国是主角 / 056
“一带一路”将成为世界发展的发动机 / 058
中国企业如何“走出去” / 061
教育改革,才能支持中国的创新 / 064
终极之问 / 066
对话手记 / 068
04 尤瓦尔·赫拉利:
未来、人类和今日的简史
人工智能将改变银河系 / 076
权威向算法转移 / 077
人工智能将让人类“下岗” / 080
终身学习,是无用阶级的解药 / 083
终极之问 / 087
对话手记 / 089
05 亚力克斯· 塔普斯科特:
区块链将彻底改变商业生态
消灭中间人 / 095
颠覆企业运作模式 / 097
立即拥抱区块链技术 / 098
机遇属于所有人 / 100
终极之问 / 101
对话手记 / 102
06 马丁·沃尔夫:
全球化的新舵手——中国
重视反全球化的可能性 / 110
寻路中国 / 113
解析中国评级展望下调 / 117
终极之问 / 118
对话手记 / 120
07 米歇尔·渥克:
驾驭灰犀牛的艺术
直面问题,解决问题 / 128
中国的“灰犀牛”是什么? / 130
人工智能是实体经济的“灰犀牛” / 131
多元决策避开“灰犀牛” / 132
终极之问 / 134
对话手记 / 135
08 托马斯·J. 萨金特:
健身房里永葆青春的诺奖经济学家
今天最重要的两件事 / 142
宏观经济学总在与时俱进 / 143
“理性预期”仍指导经济政策 / 146
创新将继续释放中国经济活力 / 147
人工智能和经济学 / 149
终极之问 / 151
对话手记 / 153
09 乔·韦曼:
从云经济学之父到新零售教父
云——重要的战略资源 / 160
云端和地面的行业战争 / 162
从云经济学到新零售战略 / 165
永恒的创新 / 168
中国应该做什么? / 169
终极之问 / 172
对话手记 / 173
10 彼得·蒂尔:
审视科技、商业、未来的哲学
理解《从0 到1》 / 180
中美创新环境对比 / 182
培养创业者 / 184
下一个浪潮 / 185
终极之问 / 187
对话手记 / 189
11 戴安娜·柯伊尔:
经济学家和高尚的学科
经济学的历史与未来 / 195
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的GDP / 199
美国反全球化的短视 / 201
女性的突围 / 202
终极之问 / 203
对话手记 / 204
12 贾斯汀·卡塞尔:
人工智能女王眼中的人类未来
只打造与人合作的人工智能 / 212
展望人工智能产业化 / 215
女孩,科技帮助你们打破玻璃天花板 / 217
中国和创新 / 219
终极之问 / 222
对话手记 / 224
致谢 / 226